“雪域精靈”滇金絲猴的守護人

日期:2024-03-21 14:03:25 |   作者: 行业新闻

  高分辨率探頭能自動捕捉2公裡范圍內猴群活動情況,作业人員足不出戶,在作业站板屋裡,通過屏幕就能觀察它們的活動軌跡。這是雲南白馬雪山國家級天然保護區運用現代設備,守護“雪域精靈”滇金絲猴的一個場景。

  擁有“人臉紅唇”“傲人”顏值的滇金絲猴,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是国际天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中的瀕危物種。

  青山疊翠,溪水淙淙。位於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塔城鎮的白馬雪山國家級天然保護區響古箐片區,有一批護林員和科研作业者,守護著這些“雪域精靈”。

  圖為3月13日在雲南白馬雪山國家級天然保護區內拍攝的滇金絲猴。 新華社記者王冠森 攝

  在響古箐片區,一間傳統的木楞房成為觀察滇金絲猴的監控室。“猴群的一舉一動能够看得很清楚,不像曾经,要奔走风尘,還不一定碰到猴群。”白馬雪山國家級天然保護區野生動物救護站站長賴建東正在板屋裡检查實時視頻記錄。

  2020年,作业站树立了運用先進傳輸技術和高效探頭設備的監控系統,可捕捉有用范圍內滇金絲猴活動軌跡。賴建東說,為保证所建設備減少對周邊環境的破壞,還採用太陽能儲能電池為設備供電。

  運用現代設備觀測猴群、保護滇金絲猴棲息地環境生態、改變當地群眾的發展形式……在各界一同尽力下,這裡成了滇金絲猴的樂園。而在20世紀80年代前后,打獵和砍木等行為對滇金絲猴棲息地形成破壞,其生计面臨極大挑戰。

  圖為3月13日在雲南白馬雪山國家級天然保護區內拍攝的滇金絲猴。 新華社記者王冠森 攝

  為解救瀕危的滇金絲猴,國家树立了白馬雪山國家級天然保護區。1999年,保護區與有關方面协作,探究“社區共管”,在保護的同時,著力解決周邊居民的生计發展問題,響古箐等幾個村子被納入試點。

  救治山公、勸猴架……作為保護區第一批護猴員,余建華從开始的不理解、不熟悉,變為現在一天不見山公就很牵挂。乡民們逐漸加入到保護當地生態的隊伍中來。现在,有22名乡民成為護猴員。經過細致觀察,我们根據滇金絲猴的特征,給在響古箐一帶活動的滇金絲猴各猴群“家長”分別起了姓名:“九哥”“米粒”“白臉”“紅點”……

  余建華每天早上8點多上山,下午4點多下山,和滇金絲猴成了“朋友”。護猴員作业還解決了他的收入問題,每月有1800元收入。“現在,我能認出80%的山公。”他說。

  2019年,滇金絲猴全境保護網絡正式树立,對滇金絲猴種群監測、巡護、棲息地廊道修復、社區保護、天然教育等進行全方位保護。有關部門還將紅外相機、無人機、遙感技術等運用於滇金絲猴管護作业,研發“猴臉”自動識別、自動監測技術,實現滇金絲猴種群動態監測。從户外收回的紅外相機裡記錄著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活動印象,為有針對性地進行生物保護供给支撐。

  圖為3月13日在雲南白馬雪山國家級天然保護區內拍攝的滇金絲猴。 新華社記者王冠森 攝

  隨著生態環境不斷改进、保護作业有用推進,散布在白馬雪山天然保護區的滇金絲猴種群及數量開始穩步增長。1996年,滇金絲猴大約13群、1000隻至1500隻。根據調查統計,现在,滇金絲猴已增至23個種群、3300隻以上。

  賴建東說,護猴員在保護好滇金絲猴的同時,也在積極保護生態環境,曾被過度使用的野生資源也在積極恢復中。(王長山、楊靜)

  公民日報社概況關於公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协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