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上午,万达中庭广场的消防产品招引了不少市民停步,宣扬人员经过真伪比照、科普解说、互动答疑等方式,遍及应急逃生面罩、灭火器、独立式火灾勘探报警器等消防产品的使用方法,以及伪劣消防产品的判别知识和损害。
“合格消防产品是看护生命的最终一道防地,而冒充伪劣产品则是埋伏在身边的‘隐形炸弹’。”市消防救援支队工程师赵林着重,提高花了钱的人消防产品的辨别能力,既是对个人生命财产的看护,更是对公共安全职责的共担。
活动现场发放的千余份宣扬材料,具体标示了“查标识、验证书、测功能”等辨别法,助力顾客练就“火眼金睛”。
13日开端,东区消防救援大队联合东区商场监督管理部分对区内宾馆酒店展开扫雷举动。在某酒店客房内,检查人员对房间内配备应急面罩数量、生产日期、规格类型等现场核对,保证遇到火灾时的完好好用,一起现场为酒店管理人员解说怎么样分辩应急逃生面罩的真伪。
现场,工作人员还拿着自家收购的面罩抓住时机进行现场咨询,当看到面罩已显着超越有效期,且类型上不属于消防产品时,东区大队大队长陈利斌马上化身严峻教师:“这类产品是矿上用的,必定不可以用在消防上,更不或许用来逃生,消防专用面罩有必要标示消防字样,且认准履行规范为A209-2022!”
经过连日的排查,东区消防大队将辖区宾馆酒店的应急逃生面罩配备状况做了进一步了解,保证夯实辖区大众的“最终一道防地”。
“过期的面罩还能用吗?”“湿毛巾线日下午的攀枝花消防直播上,攀枝花市消防救援支队解说员钱跃东现场宣布疑问,市民则是经过通明实验舱见证了震慑比照:装满烟气的箱体内,让烟气经过滤毒罐进入有害化学气体检测仪,测验罐体的滤毒性
现场设置了5种比照组:全新未拆封、拆封静置24小时、已过有效期及在市民问询的相似样品,乃至一直以来被奉为逃生秘籍的“湿毛巾”也露脸试验台。当含一氧化碳超越1000ppm的烟气经过滤毒罐,在检测仪上显示出剩下含量时,各滤毒罐、湿毛巾的滤毒性更直观地出现出来。
此外,全市各地消防救援部队同步在当地广场、社区等地设置咨询台展开消防产品宣扬活动,构成“主会场+分会场”联动格式,逐渐扩展宣扬覆盖面。
当应急逃生面罩从冷门配备走向“家庭常备”,此次3·15专项举动不只展示了消防部分看护产品质量安全的决计,更经过科学实验与沉溺体会,让我们顾客真实成为安全消费的明白人、消防产品的监督者。下一步,攀枝花市消防救援支队将持续坚持“做好一件事、批注一个理”的工作方式,为市民消防安全供给更详尽的看护。回来搜狐,检查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