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特邀红十字应急救助操练专业志愿者师资团队,为师生们带来一场“干货满满”的急救常识盛宴。操练内容包括红十字运动常识、救助概论、心肺复苏理论与实操(含主动体外除颤器AED运用方法)、气道异物梗阻处理、伤口救助及常见急症应对等。师资团队以实在事例切入,将专业医学常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实操技巧,引得现场师生频频点头记载。
“心跳骤停黄金4分钟、AED‘救命神器’运用过程、三角巾应急止血带……” 同学代表张进一边记载一边感叹:“本来觉得急救离自己很远,但教师解说的学校常见意外场景,如中暑、扭伤、运动损伤等,让我认识到把握这些技术真的能救命!”
理论课程完毕后,现场变身“急救实战场”。3000余名师生分组参加心肺复苏、AED模仿操作及伤口包扎等实操操练。专业师资1对1辅导,纠正动作细节。军训重生李同学坦白说:“第一次按压模仿人时手忙脚乱,但教师反复强调‘力度要稳、节奏要准’,操练几遍后显着更有决心了。”
“模仿人胸外按压深度需达5-6厘米,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 在操练教师的带领下,师生们逐步战胜严重心情,动作益发标准。一名参加演练的女生表明:“尽管操练时满头大汗,但想到或许因而抢救生命,一切都值得。”
活动结尾,武侯区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说,应急救助是技术,更是对生命的敬畏与职责。期望今日的讲堂能成为师生们安全意识的起点,未来遇到紧急状况时,能英勇伸出援手,将“人道、博爱、贡献”的红十字精力转化为实际举动。
本次“军训急救讲堂”提升了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自救互救才能,更在学校内播撒了“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种子。据统计,活动累计操练师生超3000人次,发放急救常识手册2000余份。参加者都表明,将把所学技术共享给亲朋,让急救常识惠及更多人。
“国际急救日”将近,看护生命的举动永不停步。未来,成都市武侯区红十字会将持续联合更多高校与社区,推进急救常识遍及,为构建安全、有爱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