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医用敷料是如何从低端走向高端的吗?随着全球医用敷料市场规模的逐步扩大,一场关于高端化的产业变革正在悄然进行。作为国内医用敷料领域的代表性企业,健尔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健尔康”)自2024年11月登陆上交所主板以来,依托长期资金市场赋能,加速推进全球化布局与产业升级,展现出从传统代工向自主品牌转型、从低附加值向高端化跃升的战略之心。
医用敷料,一个看似离普通人很远但已深入到日常的产业,孕育着广大天地。凭借充足的原材料供给、完善的配套供应链体系、精准的客户标准把握以及突出的成本控制等优势,我国已是全球医用敷料重要的采购区域之一,并涌现出多家有名的公司。健尔康就是这么一家深耕在医用敷料的隐形冠军。
根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统计数据,2017年至2023年,公司连续七年位居国内医用敷料出口企业第四名。常年的稳健经营,内核是公司高质量产品和优质服务广受客户的青睐。目前,公司与境外知名医用敷料品牌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最重要的包含Cardinal、Medline、Owens&Minor、Mckesson和Hartmann等。
2021年到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属于母企业所有者的净利润1.32亿元、1.57亿元、1.24亿元、0.61亿元。境外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2021年到2023年外销收入的占比分别为83.43%、71.19%、83.54%。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预计营业收入7.8亿元到8亿元,同比增长9.65%至12.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92亿元到0.96亿元,同比增长10.18%至15.0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0.89亿元到0.93亿元,同比增长8.75%至13.77%。
之所以业绩持续增长,与市场蛋糕做大有一定关系。根据EvaluateMedTech和BMIResearch的数据,全球医用敷料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0年的132.84亿美元增长到2027年的72.3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4.5%。但国内医用敷料企业,也并非高枕无忧。相反,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凭借较低的人力成本,大有替代国内同行之势。
风云变化之际,国内企业的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不足也逐渐暴露,产品同质化严重、高端产品研制能力不够等让低价竞争更激烈,桎梏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高端类以湿性伤口愈合理论为主,不仅可减轻换药痛苦、缩短愈合时间,还能降低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换药操作简便易行等优点。本轮IPO募投的第一大项目,就是“高端医用敷料和无纺布及其制品项目”。公司表示,该项目是在现有主营业务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和深化,符合国家政策、行业趋势、内部资金等情况。
健尔康通过对高端产品持续的投入,有望引领国内医用敷料产业完成结构化转型升级。这种孜孜不倦的努力,也有望打破国际厂商在该领域的垄断。
规模化生产能力一直是健尔康的底气。招股书显示,公司打造了系统、成熟、稳定的生产线,形成了从原材料、产品工艺设计及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严格质量控制等完整产业链。
全产业一体化的优势,在于大幅优化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同时,公司对产品质量的把控也是精益求精。医用敷料产品有一定的特殊性,对一致性、稳定性要求比较高,特别是批量供应时,考验厂家的生产能力。
这一点,公司成立了一套完整、高效的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覆盖原材料选用、生产,以及检验。比如,公司高标准优选原材料,配备ETO灭菌和蒸汽预处理生产线,最终让产品销往全球。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依照客户所在区域,以高标准要求产品质量,采用最新的ISO13485质量体系标准,参照美国FDAQSR820和CFR211法规、欧盟MDR法规等有关国家或地区法规要求,先后通过欧盟CE认证和美国FDA注册等。
海外的成功,也让公司反哺开拓国内市场。截至目前,公司境内销售已覆盖全国90%以上省份,终端布局以药房和医院为主,并拓展延伸婴童店、商超便利店及老年护理中心,构建出完整的商业生态。
而且,在传统的手术巾、纱布垫等纱布类的基础上,公司陆续开发出医用无纺布片、酒精片、湿巾、医用袜、氧气湿化器以及润滑剂、针盒、医用导管、喉罩等高分子及辅助类产品。
丰富产品线、优化产品结构也是工作重点,招股书显示,公司开发水胶体、藻酸盐类等高的附加价值产品。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